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48|回复: 47

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岭南奇境封开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8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封开县位于广东西北部,毗邻广西梧洲市,素有
"两广门户"之称,是通往"珠三角洲及大西南的"咽喉之地"。全县总面积2723平方公里,辖16个镇,总人口46万人。
[$nbsp][$nbsp][$nbsp][$nbsp]封开县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岭南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之地,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岭南设交洲下辖两广及交趾(今越南)一片地区,刺史治就设在封开,使封开成为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首府。封开在汉初取名为广信,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至宋代便将广信以东划为广东,广信以西划为广西,广东广西得名由此而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斑石,土名岚冈山。座落于封开县的杏花镇斑石村,省道水谷线公路其正面经过,这个一石成山、举世无双的球状花岗岩体,高191.3米,长350米,横断面宽600米,整石占地面积1214亩。据有关考古及地质专家的究材料证明,斑石形成于2亿多万年前的中生代。此石经过亿万年雨淋日还是完整无缝,处表层无风化。斑石由于经历亿万年的大自然造化(燕造山运动),形成石之东坡及顶巅土层覆盖,松杂林木苍翠,芳草植被常葱绿;西坡光秃陡峭,若然雨后日出之时观石,由石巅漂泻而下的无数条水流泉,使石面呈现斑谰五色(彩),其景更为壮观。游客可从旁侧登上巅,置身“仙人台”(传说是当年刘三妹月夜高歌成仙处),举目揽胜,景区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双龙洞位于渔涝镇龙山山麓,为古生代石炭纪石灰岩溶洞。洞穴穿山而过,洞中有泉,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洞相连,窄处仅能容人,宽处广而成厅;总长200多米,略分9个洞室,宽3~12米,高5~15米。石笋、石柱、石狮、石龙、石佛、石欧、石葡萄等等,造型美妙,琳琅满目,构成多姿多采的景观30多处。其中最为奇趣的是洞下龙宫,两条石龙浮游吟啸于碧水之中,似欲腾飞而起,令人叫绝,洞即由此而得名,原封开县委书记(现广州市委副书记邬梦兆)为该洞题写了“双洞潜龙”的景名。 白石岩 白石岩与双龙洞隔山相对,洞口离地面30多米,气势不凡。洞穴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高20~30多米,布局奥妙,层次分明,回廊洞室,高台深院,错落有致,钟乳石迎面而来,步移景换,姿态万干,在彩灯的照射下,如真如幻:佛殿皇宫,高阁飞椿,雕梁画栋;仙山御苑,奇花异木,雾遮烟笼;洞顶长空,鹤游凤舞,云海卧龙。景观70多处,即有豪放明快之作,又有透剔玲珑之品,主要有“昭君出塞”、“江南春色”、“广寒宫”、“凌云宝塔”、“仙女思凡”、“八仙贺寿”、 “元宵灯会 “水漫金山寺”、“瑶池仙境”等。其中“瑶池仙境”更是皇皇大观,条条石笋姿态万千,在灯光映照下晶莹通透,兼有一池泉水,景物倒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为该洞题写了洞名。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双龙洞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十里画廊

莲都镇的客斯特地貌,景型多样,从平地凸起的乳峰群,罗列如簇,绵延数里,与桂林漓江的群山相似,凝岚滴翠,秀色可餐。溶洞有螺髻岩、高岩、万富岩、葵木岩等,洞内石笋、石钟乳、石花形态万千,色彩斑斓,极具特色,令人赞不绝口。更有贯河从山下流过,以及龙潭喷泉、华兰池等景点,青山秀水相得益彰,形成"千峰环野立,一水绕山流",如诗如画的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莲都十里画廊风景区位于封开县莲都镇内,毗邻怀集燕岩风景区,占地面积14.68平方公里,是龙山风景名胜区辖下最大的风景区,属喀斯特地貌。
  景区以绵延起伏、有如雨后春笋般的绿色群峰为主景,有传统的水车群,游客参与的自然飘流、传统捕鱼、传统风俗表演、传统式农田耕作等项目,传统马车、牛车,自助式农家旅社,碧绿生辉的神秘龙潭,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各具特色的大小溶洞等景点和服务设施。风景如诗如画,故曰"十里画廊"。
  龙潭,其水清澈见底,水面宽阔,水深最深处达十多米,有多种鲜美的野生河鲜(如鲤鱼、草鱼、鲶鱼、冠鱼、骨鱼、鲫鱼、生鱼、黄骨鱼等)和野生莲藕-龙潭藕,该藕具有枝叶发达,花卉呈粉红色且比普通莲藕大、美,藕茎细小、节长,质地鲜滑多粉,美味可口等特点。当地人特别喜欢用来煲汤或生炒食之,是夏日清凉消暑的上乘食品。
  溶洞,有色彩斑澜的五彩洞、古生物化石遗址的罗髻岩以及可容纳万人以上(传说太平军残部曾据住过)的万富岩等天然神奇洞穴。
  当地还有著名的"莲都山羊"、"华兰青梅"、"深底玉米"及优质大米等名优特产,风味独特,驰名中外。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十里画廊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千层峰景区位于封开县渔涝镇东南八公里的黄岗河畔,属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面积:280.2公顷。千层峰景区自1984年龙山溶岩景区的开发而相继开发,开辟了一段自山脚至玉玺峰顶及一线天,石阶天泉的登山石级小道,建造了一座凉亭;开发成戏水区,建有停车场、观景平台,观瀑亭。在上游河边建有占地约一亩的十二生肖园。目前千层峰景区开发的仅是一小部分,还要建牌坊,宾馆,商场,服务设施,将汇集封开悠久的民俗文化,建民俗度假村,逐步完善景区的配套设施,接待更多游客的到来。 踏入千层峰景区,我们会看到一座座山峰傍河屹立,峰高二百多米,是由一叠一叠的沉积沙页岩所构成,层层叠叠,别具一格,故称千层峰。千层峰在地质地貌学上称为沙岩峰林地貌,与湖南湘西张家界的地貌是一样的,形成于距今三亿八千万年前的泥盘纪,还是我国最古老的造山运动——嘉理东造山运动所造成的山峰,是广东两个嘉理东造山运动的标准地之一,对地质地貌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在千层峰山谷,首先迎眉舒展的是气势如龙的“迎客松”在峭壁高处,这棵苍劲的松树从山边岩石处横空倒悬,如岩里伸出的手,搁于额上焦急地凝视路的远方,看有否客人来访;青松下,又觉这松如手舞足蹈的童子,欢迎客人的光临。石壁上“迎客”这二个字是我省著名诗人和书法家秦萼生老先生所书。 沿途再看,群峰傍河而立,显得奇伟险峻,悬崖峭壁上青松著翠,奇花异草。特别是在暮春三月清明前后,这里漫山遍野的社鹃花竞相怒放,火红色 “映山红”杜鹃,在山坡上、山顶上,悬崖峭壁上,有粉红色的,紫色的,大花的,细花的,还有玫瑰红的杜鹃花,呈现游人眼前的是“垂壁千层石,悬空万朵花”的绚丽景色。游人可尽情享受花丛漫游之乐,与彩蝶嘻欢,与百鸟逗趣,那是千层峰景区最美的时候。 接着,我们再到另一景点“五君挺秀”。远远地,五株苍劲挺拔的擎天巨松已撞入我们的视野内,行近看更觉得其粗大耸立;当置身材下,却又有另一番感触,傲然而立的五老松枝权盘结飞舞,象龙蛇走窜,绿荫如盖,飘逸婆娄;每株老松杆身浑圆,小的二人合抱;大的三人合抱,有若冲天巨柱。这里的人们常讲: “抱抱五老松,永世不愁穷。” 随后,返回景区的戏水区,站在观景平台看去,只见几座山峰突兀峥嵘,大有独力擎天之势,岩层层叠,岩顶苍松荟翠,峭壁上奇花异草更显得这山峰既高大雄伟,又婀娜多姿。主峰山高二百三十三米,峰脚下就是黄岗河,黄岗河发源于著名的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迂回曲折,贯流在群峰之中,河水清凉明冽,河床卵石满布,流连山水之间,让人俗念全消。 再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就可以登上到三峰顶,站在三峰峰巅,顾盼四面苍莽群峰,腑瞰脚下绝壁悬崖,自然会想起“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名言。再往深处,就可以到达石阶天泉和一线天,石阶狭小且短,地处悬崖绝壁, 上面是急斜而下与岩地相接的岩层,另一边面临魔崖绝谷,谷下林涛起伏,惊心动魄,石阶边有一天泉,泉水清凉明冽。天泉旁边就是一线天, 是两山相夹的狭小山拗,宽约一米左右,只容一人攀爬,从下往上看,只见顶处是一线白色的天空;而从顶处向下看另有一种惊心动魄场面。 南天门又是一番景色,我们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只见这里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碧空云天,偶而可看到那从绿色里伸出,忽又钻回绿色里的幽雅小径,才知刚才只觉其美而不感其韵,此刻才感到这里原来还有一份隐逸飘闲,洒脱不羁,闲云鹤舞的风韵。过南天门,沿着幽静的小径:穿林过拗,亦急亦缓,直奔骆:驼山的玉玺峰。骆驼山远看极象一只巨大的骆驼正伏于黄岗河边吸水,故称“骆驼饮水。”至于玉玺峰,则是骆驼山中的一峰,因形似皇帝的玉玺而得名。玉玺峰之顶几无花草,岩面光滑平坦,山上之岩石,凌空而悬,令人惊绝,站于其上极目远眺,令人顿觉胸襟博大,不禁发出“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感叹! 千层峰景区因其奇峰、秀水、林海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吸引起了众多游客的青睐,吸引很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如我省著名诗人和书法家秦寒生先生就前后六次到干层峰景区。珠江电影制片厂曾在这里拍摄《还剑奇情》《神州精魂》这两部影片,最近香港翡翠台又在该景区拍摄多集电视剧《西游记》。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千层峰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千层峰迎客松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黄岩洞古遗址!

位于河儿口镇河儿口管理区狮子岩西南山麓。是一座屹立于岩溶谷地之中的三叠纪石灰岩孤峰,洞穴前为坡地,背后山岳亘横,峰丛起伏。洞口向西南,相对高程为15米,洞内可分上下两层,洞厅的西、南面各有支洞。198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8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对粤西地区岩溶洞穴进行考察,发现了黄岩洞遗址。在洞厅出土了80多件打制石器和一件刃部经磨制的残石器;1964年4月,广东省博物馆会同封开文化馆,再次对黄岩洞进行复查和发掘,在洞口右侧的灰裼色堆积中发掘出两个人类颅骨化石,以碳十四测定距今年龄为11930±200年。并在洞厅的黄裼色堆积中获得一批打制石器;1978年7月,广东省岩溶洞穴考察队及肇庆地区岩溶洞穴考古训练班学员又对黄岩洞洞进行发掘,在洞口和洞厅堆积中出土一批石器;1989年冬至1990年春,广东省博物馆和封开县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对黄岩洞遗址进行较大面积的清理,获得了大批打制石器及哺乳类动物牙齿化石;在洞厅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墓葬一座,发现有人骨、陶器、陶片。填土中还出土有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和磨制石器。
  发掘资料表明,洞内主要有四类堆积:⒈棕黄色亚粘土堆积。位于上层廊道右侧岩壁局部地方和下层洞厅至西支洞,其中以下层西支洞堆积最厚。堆积中含有大量动物化石,石化程度较深。动物种类主要有中国犀、华南巨貘、东方剑象、大熊猫洞穴亚种等,地质年代为更新世晚期;⒉黄裼色沙土堆积,胶结稍硬,堆积面积较大,分布于整个洞厅,东北角堆积略厚,为0.5-0.8米,堆积中有灰烬、炭屑,出土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现生种类动物牙齿、骨骼以及螺蚬等贝壳;⒊灰裼色砂土堆积,胶结略松软。位于洞口右侧叠压于黄色堆积之上,面积长1米,宽1.5米,厚0.20~0.80米,含炭屑、灰烬、烧土、烧骨、动物骨骼及大量螺、蚌壳,出土两件人类颅骨;⒋浅灰色砂粘土堆积,胶结略松软。位于上层廊道右侧。堆积面积较小,含螺蚌壳及炭屑,发现一件石英石片石器。
[$nbsp][$nbsp][$nbsp][$nbsp]黄岩洞遗址发现打制石器一千多件,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锤、穿孔器等,大多数保留砾石自然面,制作粗糙,加工简单,器物的刃部经加工十分陡直、刃角多在70°以上,大多数采用锤击法,单面单向直接加工而成。属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是代表中石器时代的岭南地区石器工业。
  黄岩洞化石动物群共有三十个种属,属华南地区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测定年代为距今13.6±0.9万年,反映了当时亚热带的生态环境。岭南地区以至华南地区,以封开黄岩洞、阳春独仔遗址为代表的洞穴文化遗存,是研究距今一万年左右以及更早阶段这一区域文化面貌的珍贵资料。
  1991年,为纪念黄岩洞遗址发现30周年,封开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集资60余万元兴建黄岩洞陈列馆。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为黄岩洞陈列馆题字。11月23日黄岩洞遗址陈列馆正式开馆,同时举办西江流域古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了论文集。

下图为贺江又一湾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封川古城 坐落于江口镇北山之南,始建年代不详,现址是在明正统十四年(1450年)黄萧养乱,典史陈顺因旧址修筑。此后,该城一直为县治所在地,修葺、改建不下二十余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川、开建两县人民政府曾合署在此办公。1958年冬,封川与德庆并县后,当地人民修堤筑路,城址屡遭拆损。现仅存南门及东西城墙(约400余米)。 南城门,呈拱圆形,用红褐色砂岩石块砌成。石块长60~80厘米,宽20~30厘米,厚14~18厘米。拱门宽3.05~3.70米,高3.20~3;76米,内深12.4米。门之上原嵌有“古封州”石匾。(今已佚)据《封川县志》载:古城背北山,东、南。西南临东山河、西江。北有壕堑(深20余米,宽约10余米),与东、西、南三面的护城河构成一个“回”字形城堡。城廓呈长方形,东西城墙长约418米,北面城墙长约168米。城墙为青砖砌筑,墙厚4~5米,高约8~9米。城砖特制,长34厘米、宽16.5厘米、厚6厘米,侧面阳印“封川城砖”字样。城堡原有东北、西、南三门。城上修筑有城门楼、串楼、角楼、敌楼、望楼。战窗、串屋、更铺等二百余间。此外城内还设有县署、教谕署、训导署、典史署、城守署,武庙、城隍庙、万寿宫、常平仓、监狱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杨池古村位于封开县罗董镇内一个世外桃源式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大山深处。杨池古民居群,始建于明朝末期,是典型的明清建筑村寨,距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现在尚有人居住,且保存完好,堪称"岭南第一古村"。

  杨池古村,屋向均为坐北向南,因村寨中心有一个天然的泉池和一棵杨柳树而得名。杨池古屋的主人姓叶,是叶氏家族的祖先,明末官员叶瀚彪,当年为避战乱,从京城迁移到这里后开始建设的,后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才形成现在这样的规模。

  杨池古村,建于曲径通幽,山环水抱的山坡上,整个村寨都顺着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不仅立体感强,而且通风、取光、排水理想,对人群的居住极之有利。村寨共有60多间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或歇山顶体现明清建筑风格的两进或三进房屋,其中有五间是书院(学宫),一间古代钱庄。杨池古村房屋的底层均用花岗岩石条砌筑(据说这样可以起到防潮、防蛀的作用),上层则用青砖。因此,杨池村的古屋均没有其它地方古屋常见的青苔横生的现象。

  据杨池村的《叶氏族谱》记载,杨池村从始祖叶瀚彪起,延续至今已有十五代子孙,共有300多人。由于叶瀚彪出身书香门第,来到这里后,以耕读传家,他的后人也秉承读书传统,尊师重教,知书识礼,加上人杰地灵,所以,出了不少才子。据统计,叶氏家族共出过12名监生,3名庠生,2名增生,2名贡生,1名拔贡,1名文林郎,还出过2名封川县长,2名飞行员,解放后,考上大专以上的就有几十人。在村民叶显民的门框上至今仍高悬着一块牌匾,这是清光绪二年考选第一名恩贡生叶祖珊的恩贡牌匾。

  让杨池村民引以为荣的还有叶思永,此人是加拿大温哥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至今仍健在,他曾是国民党将领余汉谋的少将参谋长,爱国民主人士何香凝的干儿子,著名粤剧家红线女的姐夫。他解放后移居加拿大,但经常寄回书信和书法作品,勉励堂弟和后辈们发奋读书,报效祖国。现在叶思永堂弟叶焕元家里的厅堂上,还张贴着他的书法作品。

  杨池古村,山青水秀,景色怡人,民风淳朴,村民知书达礼,热情好客,实属是当今罕有的"世外桃源"。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资料在寻找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资料寻找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资料寻踪。。。。。。。。。。。。。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奇境——封开县!

自驾线路地图
发表于 2007-9-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岭南奇境封开县!

春节才走过。
千层峰不大,门票30元,下午6点清场,要在里面露营才有意思;
晚上里面没有人,只有我们在里面露营,安静的不得了,只听到水声、风声,一早起来登上山,半小时就可到山顶(开发好的路线)。
发表于 2007-9-9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岭南奇境封开县!

狼哥,你 真厉害,开发线路开到我家那边去了,封开的江对面就是我生活了20多年的 郁南县,这两年也开始 注重发掘些文化,历史 特色,开发旅游经济。
你看啥时候也拉个队去我的家乡转转啦!
发表于 2007-9-9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岭南奇境封开县!

封开还有一景点:北回归线标志塔。
呵呵,虽然我也没去过,但知道有这个东东,所以那边才有那么多特别的东西。
封开小桂林 ,不晓得是你介绍的那个景点的别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6-8 13:21 , Processed in 0.0982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