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hocklin

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12稻城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尼农峡口至雨崩路径图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除了景观,驴友们问的最多的就是安全方面的事,其次是好不好走。如果我在此不断的强调风景而只字不提安全事宜,是绝对有违人性与道德的。正如我之前说过的一样,没有那个峡谷是绝对的安全,身为热爱大自然的驴子,绝对不希望看到你喜欢的线路被装上安全护栏之类的杀风景的东西,爱走又怕冒险才能最大程度的刺激感官,那个活动不是玩到个人的极限还意犹未尽?对于尼农峡谷的一再出事,我觉得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究竟是此路径天生就是个驴子杀手?还是有其他蹊跷未被人留意到?在未打开此探究的话题之前,我再次强调:以往内转经线就是从这儿上山的,可以说是内转经线的启始行程,为何没听藏人说那儿曾摔死很多人呢?别忘了!转经人中有不少是老弱妇儒,尤其是他们大多还是负重的。那么今天的情况又是如何?稍留意一下出事人的共通徒步特征,他们几乎都是从雨崩下来的,这是不是印证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彦语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尼农峡口到雨崩的落差大约是1000-1100米,总行程约10-11公里,理论上这不是一个十分陡的山径,如果你看了前面阿丙村到辛康拉垭口的落差图,就会知道尼农峡谷的坡度是个小儿科,阿丙村的那段路是7.5公里内上升1500米,强度几乎是尼农峡谷的两倍,结果是我们3个小时就上去了,不过我们却用了4.5小时才走完尼农峡谷,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尼农峡谷路程长,其次是中间有午休,还有就是不停的拍照!而这两段路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一路直上,尤其是尼农峡谷连〝之〞型路都没有,试想一下,若是连续3-4小时走在这样的不断的下坡路会是怎样的情况,又有几个人的膝关节不会有异样的感觉呢?不只如此,大腿的四头肌更好不到那去,显然走到最后的危险段是肌力最弱的时候,平衡能力肯定大幅降低,如果又是不喜欢用登山杖的老外,出事机率自然高啦!至于为何大家都选择下山时走尼农峡谷,我想一方面是普遍认为下山比较不辛苦吧,其次是景区的规化就是由西当上垭口再到雨崩。在雨崩,任何人问我下尼农峡谷好不好走,说实话,我没有标准答案,这肯定是因人而异的。其实敢从尼农峡谷下山的几乎都是从西当开始直到?湖及神瀑都是用徒步的,然后才赶着下山,此时的体力不可能是在最佳状态,这也是藏民上山没事,而驴子却下不了山的原因。所以我的结论是走尼农峡谷上山是比较好及比较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问雨崩的村民,他们会说从尼农峡谷下到西当要一整天时间,这是事实,雨崩村民带游客下山已有相当的经验,因为他们假设你的体能一般,中途既要欣赏风景、要休息又要拍照,还得吃午餐,不只如此,午后的澜沧江15公里路程肯定会热的你直冒大汗,那么用8-9小时走到西当已不算慢啦!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闲扯雨崩二三事

我们投宿的那一家客栈叫冰湖之家,他们为自己客栈取名子的方式真叫人摸不着头脑,南宗垭口下到雨崩的第1家客栈叫第1家一点也不出奇,但怪的是前衔是梅里,一下子就把整个山区都冠上去了,就叫雨崩第1家又有啥不好,也许是已经被人先抢注了,那就不要争第1嘛,或者叫〝第1到之家〞也可以啊!而咱这第2家却叫冰湖之家,那冰湖可离的远呢!后来和mm聊天才知道,她家一向是在冰湖附近的牧场放牧,不知道这是不是取名字的源由呢?听她的伯父说这房子是新盖的,还在完善中,说是一共耗资15万,真想不到!数百平米的纯原木楼只要这个数啊!为了经营这间客栈,似乎把家里的亲戚全都动员了,各司其职,还有一位专责木工盖房子的,难怪造价特别便宜。更妙的是mm的哥哥也在德钦开车,负责拉生意,设想的可周到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向雪山的方向有空房,所以二话不说就住进去了,酒虫gg想到的第1件事就是去客栈的小卖店弄玉米酒,他唬弄老人家倒是很有一套,3元一斤就拎回来了,于是白酒加啤酒的乱喝一通。和大多数的山区一样,雨崩也是缺少蔬菜,不过客栈里却不缺小蕃茄,因为是他家种的嘛,于是成了我们的免费水果。后来客栈又住进一帮人,其中还有一位我的台湾老乡,他是打算骑单车进藏的,中途被人拉到雨崩玩,我告诉他此刻藏区查的很严,而他进去的查隅线正是管制的重点,似乎他唯有闯看看碰运气了。不过这老兄调动众人情绪的能力很高,在他的组织下,屋沿下的所有人都被弄到台前表演一番,而重点肯定是客栈东家,刚好当天又是长期在山上放牧的妈妈回到家,两姊妹可乐坏了,于是大方的又唱又跳,而妈妈的歌声更是惊动四座,他们都比在场的mm们活泼且更具媚力,那天晚上真是歌声扬溢,众人皆乐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访问雨崩小学是进山区的例行动作,我们到的时候刚好有几位来自深圳的驴子mm站在校门口,我们还在几公尺外,她们就已做出手势阻止我们进去,说是怕我们打扰了学童的上课。我觉得十分好笑,她们大可以口头的说明一下,做出手势又挡在大门中间就太搞笑了,课堂就在没关门的大门口,有谁走过去会看不出是在上课中?难道我们是瞎眼的吗?如果真要闯入她们拦的住吗?而她们能天天站在门口当护卫吗?其实我能明白她们维护学童上课不受惊扰的善意,这也反应出许多人很难得的去到山区,有机会付出了一点关懐,会有施比受更幸福之感!但上升到错认别人都是莽撞之徒,就太小看这个世界啦!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学生下课后,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下课室,我留意到桌上的文具用品都是最跟得上时尚的,你家的学龄儿童有的玩意这儿都有,显然都是游客捐赠的。于是我和唯一的女老师讨论这些捐赠品的利用情况,她说想在山区建立一个图书连锁网,因为附近其他地区的学校极度缺乏书籍,而她这儿却有余裕,更何况她只有11个学子。写到这里,你或许已明白我想说甚么了,我很认同及赞许对山区儿童的捐献,也许我这么说是抬举了自己,因为我只是个无举足轻重的无名小卒,但是我却知道我们的随意而不经心的爱心奉献,不一定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有时候甚至会流于浮滥,我们有幸在雨崩出现了一位有知识有理想又有谋略的义教老师,试想!若非是她!换了另外一位,仍然会有此智慧及意愿去进行这宏图大志吗?而那些不能被充份利用又或是过度时尚的捐献品,恐怕只能当做捐献者满足其成为施予者散发快感的工具。这让我想到每段山径的入口学校,驴子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捐献文具用品,大家都假设山区的孩子一定是缺这些,于是大量相同的这方面物资就集中在入口学校,我压根就不信他们能用的完,稍用一点心思就可以得到一个清晣的结论:一个一二十人的学校的胃纳能力是有限的!不仅如此,在资源共享上又极度的不均,往往处于山径更深远又更缺资源的学校却较少获得捐赠。诚然!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捐献者耗费心思的处理其善心工作,不过能把捐献物品多元化,又或是有技巧的选择对象捐赠,或许更能普及的造福于山中的孩子。

我又向她请教了一直存在我内心中的疑惑:为甚么在深山藏区的学龄儿童的普通话都很难上口,她告诉我是因为教学的老师普通话就不好,再加上平常和孩子们沟通时,主要是讲藏语之故!有一点像是我们在学校〝读〞英语,几年下来,能写能读,就是口语不行。难怪啦!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真的很敬佩她,一位来自北京的姑娘,年纪小小的她就做出了完全的奉献,她可不是咱深圳的那种〝支教〞,而是奉献教育。下面的一段文可以帮助了解她的付出:『雨崩的条件很简陋,义教又没有薪水,所以不考虑没有经济基础的应届毕业生或在读大学生,需要有教学工作经验,或所学专业为师范类的,年龄在26岁以上,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未婚人士,男女不限。』不过她可不是26岁以上呢!然而我却更不明白,富起来的雨崩有甚么理由不支付老师的薪水,这可不是交税,直接受益者是他们的孩子,我不知道是谁定下的这种莫名其妙的条件,摆明了是要别人无私的全力付出,村民们就不能从获得的利益中拨出一点点吗?那每月上百万的门票收入也不能拨出一点点吗?与其说缺乏经费,不如说是缺少有远见及有魄力的协调组织者,因为协调沟通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所以就诉诸最容易获得的爱心奉献。如果富如雨崩的人可以如此要求,那更偏僻又无人关心的地方是不是可以要求老师带着银两去上任呢?我想,这或许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写下的个人看法,但缺乏现实环境的考量,雨崩绝不是早年资源极度贫乏的地方,何况永续的教育工作是不能依赖别人的爱心施舍来维持的,更不能利用别人的善心而不思自立之途,制度化始终是个正确方向。

接着我向她打听原先的茸老师才知道已经退休了,如今是她在当家,难怪会出现上面一段请老师的贴子。我又问为何星期六还要上课,她直言前一阵子生病而耽误了课程,所以星期六要补课。我不知道如果我自己也是完全的义教,还能不能格守教学的时数,惭愧啊!如果你下回去雨崩,记得带一些孩童的课外读物,让小老师有机会完成她的心愿!又如果你还要去其他山区,别忘了他们更需要课外读物,如今的雨崩早已脱贫致富,全拜游客之赐!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08年8月开始的租马费用大涨,以前抱怨的人如今可以小小庆幸一下!呵呵!我曾看到有人去过雨崩后发出这么样的感伤句:『去的时候见到在建的房屋、旅馆,发现原来说的牛棚现在都没得住了,一个那么世外桃源的地方,终于还是成为一个有着风景却没有灵魂的地方,我们还是在那仰望梅里,桃源却已经走了。』

这有啥稀奇啊!太大惊小怪了!先问问有感而发的人府上是那里呢?我想千百年前你的家乡大概也是世外桃源吧?是不是很早就没了灵魂呢?如果你的家乡是雨崩,也会搞环境保卫大战吗?不只是你,你的家人及子子孙孙都要肯坚持下去!不是说〝穷则变,变则通〞嘛!总不能只允许自己的祖先变的好,却寄望别人永远不变的守着活不下去的灵魂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实情是这样的:随着人口渐增的压力,那些霸住世外桃源世世代代不肯走又不肯变的人,不得不为了要养家活口只好再开天擗地的变,于是城市人说他们滥垦、破坏水土及大自然,把城市人心中的香格里拉都搞死了!但又不希望他们搬到城市里去,最好就守在那儿住牛棚,而可怜的世外桃源居民手足就无措了,政府也发现两头都不讨好,终于想出了一个退耕还林的双嬴聪明办法,于是桃源居民出卖了灵魂,废弃了牛棚,城市人也开始翘首以盼香格里拉的再现。然而闲着没事干的世外居民却意外的发现,不一定要靠吃劳力饭才能打发无聊的日子,他们利用地方优势,搞起了服务业,忙得不亦乐乎,也就是典型的第三产业,有租马的交通运输,又有变废牛棚为宝的客栈,再加上饮食及响导的服务,这正是迈向小康的基本道路,那个先进城市不是以服务业为首是瞻?谁还肯弄劳力密集型的产业?不就是无本生意当头吗!不过搞到灵魂都没了,桃源也走了………!Who care?咱又不是去看牛棚的!住的好,吃得饱,才有心情看风景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其实有需求才有变革,游客的需求大过你香格里拉式的理想,不要说住在那里的居民了,就是游客也会大表不满,你总不能寄望别人也喜欢住牛棚吧!再说是谁喜欢在那儿租马爬山投宿旅店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游客追寻世外桃源而引起。虽然我不会寄望的太高,但只要守得住大原则就好,其实雨崩退耕还林的工作执行的蛮好的,对游客增加质与量的服务也是应该的。

你知道吗?雨崩的村民都必需加入护卫环境的村内组织,每一户都被划定了环境责任区,那些垃圾可不是往山沟一倒就了事的,也不允许一把火就烧掉,因为火烧也会污染空气,而是要求在指定的地点掩埋,你瞧!咱丢的垃圾,人家处理的时候还怕再伤害咱呢。想一想!所谓取之于环境,回馈于环境,尤其那些垃圾几乎都是来自游客,那么我们付出一些费用去买别人的维护也是合理的,当年深圳发迹的时候,甚至到今天为止,都有这么干吗?我想多深入了解,多和村民交流一下,他们没有你想象的唯利是图,作风比起那些沿海发家的资源狂吸者好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这应该是早期的校舍吧?如今成了川菜馆。可别相信这些招牌,有的是不对外营业的,而且都没鲜肉或冻肉(电力不足),当然物价也不便宜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往大本营的村尾路上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村尾附近的山形及树木很原始味,不少树顶是横着长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漫步于林木中,虽然路上的林木景观没有太大的亮点,但是对较少登高山的游客来说,足以亮眼开怀一游了,不过当天的酒虫gg却走的十分勇猛,我被他赶的快顶不住啦!该不是吃错药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不知名的雪谷,走到这儿已是海拔3700米了,我们终于知道自己错的离谱,小生gg说就从右边山上穿越过去好了,我可不干,谁知道会穿到那去啊?不过他俩坚持要下到冰河上去玩,真的是很恨雪呢!这下子我明白他俩今天为何疯狂的爬啦!不就是想玩雪嘛!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不知是谁干的好事,真有两下子!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我们就是不顾警告恃意而为!于是找到了一片新天地。
为何不竖一块大本营的方向牌呢?我们还以为是危险的快捷径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终于回到正确的烂泥路上啦!真的是烂的可以!景观却不怎么样!比起前面的无名山谷路可差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6雨崩篇)

只有上了笑农大本营才令人眼睛一亮,此时酒虫gg又吵着要喝酒,我坚持不依,但最后还是软了心,只准喝一瓶啤酒,一伙人对酒当着雪山坐,可也快意哉!棚内的驴子mm直叹气的说她没能力上冰湖,可惜哦!就1.8公里之遥。她又说昨晚是住徒步者之家,人太多了,不够热水洗澡,只有冷水!又说晚上吵的要命,似乎有人打起来了!妈妈咪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5-8-12 12:39 , Processed in 0.23193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