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hocklin

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12稻城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雄当小学一角 仔细看那些宣传语哦!为了小朋友们的未来,政府真是用心良苦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我们一不小心就走向克劳洛溪啦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迷途知返,走吊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麻必洛溪谷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由这里开始须下到溪边的沙土树林中前进,不过没有路迹可寻,就顺着溪向源头走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穿过小树林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还有泥泞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路旁的木屋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还得排障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更要过独木桥,很滑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这段路隐没在乱草中,我们的背夫也差一点迷路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又是木屋



看来也是捐赠的,很标准化!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留守的小孩,两串鼻涕是普遍特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终于到了木当,那是陈村长的家,瞧见没?衣服都是挂在外面的,而且还有卫星电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龙元-木当路径图



发表于 2008-11-2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如读当代徐霞客游记,绝妙好文!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白云 wrote:
如读当代徐霞客游记,绝妙好文!


嘻!過獎啦!有空就看吧! :I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4麻必洛篇)

08年9月13-15日
孔当-雪山脚扎营-牛棚扎营-怒江边-察瓦龙之拉康拉小店[nbsp][nbsp]

惊异山野原生态之旅
各持己见,分道扬镳之滥觞


虽然独龙江的良好路况让我们大感意外,不过对麻必洛线还是不敢掉以轻心,我们尤其耽心会下大雨,根据攻略的说法,雨水会对麻必洛线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幸好当天早上又是个多云的晴天。背夫们带着送行的家人依约的来到学校课室旁,我还是第1次见到背夫有家人送行的,而且是每一个背夫都有,其中一位妇女还帮着他的老公背大包而来呢!妇人们的关怀与叮嘱更让此行平添温馨,显然在生存困难的深谷里,亲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说他们是相依为命一点也不为过。而木组长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从睡具、烹具、大胶布到食物都带上了,不过背负的重量也大为增加。让我们更意外的是前一天傍晚参与篮球斗牛的女孩子也是背夫之一!其实木当就几户人家,因为参与此行,木当的年青精锐几乎尽出,若是上山的游客再多一点,很可能不易找到足够的背夫。9:20我们上路啦。

这条叫麻必洛的线路,是以其沿着独龙江的上游源头之一的麻必洛溪穿行而得名,事实上只有第1天的2/3行程是沿此溪而行,不过这段路却是滇西北山区中极为少见的密林、深草及灌木共存的原生态区,植物的种类不仅多样且生长的极为茂盛,是上有高大乔木,旁有花草灌木,下有蕨类植物及地衣苔藓,大地上几乎找不到未被用尽的空间,十足像是个热带雨林,行走其间会有空间错乱之感,任人如何想都不能料到会在滇西北近西藏边界遇上此情此景,这里大概是此行中最具原生态价值的地方。当然,是密林,小动物也就特多,其中最让人心惊的恐怕就是蛇了,幸好都是背夫在前面开路,我们也就免于被一再的惊吓,不过当你看到路旁枝叶上挂着一条垂死的一米余金蛇后(注1),仍免不了四顾一下脚旁的深草。另一方面,也因为植物的过于茂盛,令徒步辨路倍感困难,我们的背夫是一路走一路用砍刀劈通枝叶的,再加上不少路段是溯溪而行,基本上就没有路迹可寻,同时还得在溪上不停的跨越极不稳固的独木桥,因此若是没有响导或背夫带路,走这段路是极端危险的事。不过有幸的是这里没有泥泞的困扰,然而除了我之外,全部都弄湿了鞋子,因为一不小心就滑进水里啦!
[nbsp][nbsp]
注1:上山守猎是住在偏远一点的独龙族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也非常依赖被猎物的蛋白质,虽然这些年禁猎声不断,实际上仍有不少独龙族人会进行守猎,召集mm曾试图在廸政当及木当找响导,都是因他们上山而扑了空门,但为何木组长他们没有吃那蛇呢?是不吃蛇亦或是不好当着我们面前吃?他们或许不知道这帮人是来自会吃蛇的广东吧?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事实上第1天的行程并不很长,只有10公里而总上升是1200米,不过主要的上升段都集中在中段以后的位置,因此有不少超过40度的大坡,走起来颇为辛苦,mm们在此吃了不少苦头,我们又不好叫背夫走慢一点,这是由于他们负重的关系,背夫们总是喜欢起步后就快行,每走一段距离就卸重休息,于是和mm间的距离很快就拉得很远,等mm们好不容易赶到时,背夫又要出发了,否则休息太久容易着凉,但就苦了mm们,不只如此,有时还因此造成后队失去了方向。为此我特别安排酒虫gg走在我和mm之间居中策应,我则负责跟住背夫,但他却走在mm之间了,导致后队差一点翻到另一个山谷,若不是我即时调头寻人,他们一定会消失在茫茫群山之中。

下午5:40我们到达所谓的雪山脚营地(3300米),这个命名有一点怪,或许是以前曾有队伍于大雪解封后来此,到达扎营地刚好是上方的积雪尚未融化,于是用雪山脚命名,事实上营地是在溪道的半途中,不论是向上或向下望都是长又深的山谷,显然不是〝山脚〞,更何况我们去的时候连雪都没有,如果你因见此名而以为可以看到雪,那就上当啦!不只如此,在这个所谓的营地上想要找到平整且够宽的扎营点并非易事,只能说这儿是垭口之前唯一比较适合扎营的地方,它离垭口还有800米的落差,距离是2.5公里,体力好的队伍是可以再用3个多小时上到垭口后的营地扎营,不过得小心高反哦。

在这营地,我们也遭到此行中第1次的蚂蝗攻击,事实上是我们招惹它的,我们为了整平地面就在溪旁割取杂草铺地,没想到因此而中招,小生gg还被咬了一口,他赶紧用打火机干掉那蚂蝗,他还说刚咬下去时会有痛感的,这只能怪他自己啦!一到营地就换成了拖鞋。我也沾上了两只,但都只是黏在鞋面上,它们还没机会爬的太高就被我发现了,它的吸盘的确是颇有能耐,我是费了一点力气才摘掉它们!不过蚂蝗的现身却造成久久不断的骚动,大伙总是下意识的往脚上猛盯,又不时的检查全身。就在我们忙于扎营时,天空又下起了小雨,这似乎已成了常规,当晚就在雨点声及溪水声中度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滇西北登山徒步线路大兜转记--(03獨龍江篇)

第2天的行程是翻越2个垭口并下到西藏境内的牛棚扎营,总上升1200米但行程更短,只有7公里,显然坡度是很大的,两个垭口高度分别为4100米的牛色腊卡垭口及4150米的勒恰腊卡垭口,不过当天并不像木当的早晨会转晴,我们是冒着小雨仍然继续沿着不知名的溪谷上行,其间还转换了溪谷,而海拔越高路径也越清晰,不过爱吃mm仍然走的很吃力,当我爬完牛色腊卡垭口两边的小山时,她们才刚上来。过了垭口没多久天气就逐渐转晴了,这也是靠近怒江边的干热谷与独龙江旁潮湿多雨气候的自然过度。下午1:15我们到达3800米的午休地勒巴尔草垫,那儿有不少牧民的足迹与牛棚,更是布满了浓密丛林,草垫仅是景观的一小部分,不过的确是个风景迷人的地方。下午2:45再次上路翻越第2个垭口,我4点到达后就直接下山,而于4:40到达牛棚,mm们则晚了1个小时后才到达。

牛棚里住着一家三口的藏民,他们非常热情的招呼我喝酥油茶及吃粑粑,甚至让他们的孩子端出来给我,孩子的脖子上挂着弹弓,长的非常俊秀但略为腼腆,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是牧牛的高手,我也奉上了巧克力谢谢他。不过后来召集mm和他交谈后才知道他尚未读过书,她们随即劝其父母,然而我却很清楚这是居无定所的贫困牧民的普遍现象,普及教育还不能全面渗透到这这一层面上,不过从照片上母子儒雅温婉的表情是很难将〝失学〞和他们连在一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5-8-11 19:34 , Processed in 0.09053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